前一陣子,米果又出現咬小朋友的狀況
之前在台北托嬰中心也曾經出現一陣子,不過那陣子所有的小孩都是在把東西放進嘴巴的階段
只是人家放的不一定同學的手腳><
這陣子,明明知道不能咬人的米果卻又開始咬人了
著實讓我們擔心了一陣子
倒不是擔心要去道歉,而是找不到原因,不知該從何下手解決
光是制止,絕對不是個好方法
我們覺得,應該是有什麼點讓他不安、不滿足,才會出現退化或是發洩的現象
如果單單只是發洩,大可引導他用別的方式發洩
至於不滿足,總得先滿足來,光是壓抑,會造成很可怕的效果
後來老師發現,米果很愛吃檸檬乾
好像沒啥大不了對吧,不過~
米果是全幼幼班唯一一個會吃檸檬乾的小孩
會吃就算了,還很愛吃
(連爸媽都覺得吃檸檬乾很累人,他怎麼那麼愛阿)
不過,吃過檸檬乾的米果的確比較不咬人
接下來一陣子,米果改咬玩具
比較令人放心一點(起碼沒有皮肉傷了),不過老師爸媽還是仔細觀察中
故事說得有點久,要進入重點了
口腔期的米果,米果雖然沒少吃手,雖然也沒少咬玩具,但卻是個不吃奶嘴的小孩
曾經,看到小班大小的小孩還吸著奶嘴,我開心得跟把拔說過,米果不用戒奶嘴,他幾乎不吃
不過,現在想來,有可能當初的需求沒有被滿足
所以,該幹麻的時候真的就該幹麻
不然,缺的東西,之後一定會連本帶利得一起收回來
該動該走該跑該跳的時候,就該讓他多走多跑多跳
該要自己吃飯的時候就要練習自己吃飯
不然那麼多感覺統合失調的孩子,花那麼多時間做的遊戲刺激是幹麻用的
該要多嘗試多犯錯的時候就要去受挫
該學英文的時候,要好好學起來,
反正3年5年10年20年後還是得再來一遭
該獨立的時候就要獨立
該自己做決定的時候就要自己來
總有一天,不會再有人替你做決定
總有一天,你會厭倦別人做好所有決定,你會質疑你自己
當父母的也是,得時時提醒自己,孩子不是你的,是上天安排來讓彼此學習的
不管如何不捨,總有一天得放手,你得讓孩子沒有了你,依然過得好
不管如何心疼,孩子的人生就是孩子的
你們只是在彼此的人生道路,同行一段
...
寫到這裡,粗話真想爆出口
怎麼又變的這麼嚴肅阿><